33地图-→ 鄂州地图[切换城市]-→ 鄂州E都市地图网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电子地图、公交线路查询、城市黄页搜索服务。
鄂州地图 辖区: 【鄂城地图 | 华容地图 | 梁子湖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湖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鄂州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鄂州地图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濒临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隔江相望,南同咸宁濒湖毗邻。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个市辖区。鄂州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中文名称: 鄂州市
外文名称: E`zhou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中南
下辖地区: 鄂城区、梁子湖区、华容区
政府驻地: 鄂城区凤凰街道
电话区号: 0711
邮政区码: 4360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东部,武汉以东,濒临长江
面积: 1594平方千米
人口: 108.27万(2010年)
方言: 江淮官话黄孝片、赣语大通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梁子湖,吴王城,古灵泉寺
火车站: 鄂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 鄂G
行政区划代码: 420700
年平均气温: 17.0℃
年平均降水量: 1282.8毫米

鄂州概要

   鄂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蛮荒时代的鳄鱼部落到今天的中国中部地标城市,历经了数千年的变迁。千百年来,鄂州的先辈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丰饶的大地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今天的鄂州地级市,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湖北省辖中等城市。鄂州市组建之初包括鄂城区和黄州区(1987年划归黄冈市)两个直辖区和华容、长港、程潮、梁子湖四个派出区,目前辖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三个县级区和国营长港农场、湖北省葛店开发区,以及古楼、樊口、西山、凤凰等四个直管街道办事处。鄂城区辖泽林、杜山、新庙、燕矶、汀祖、杨叶、花湖、碧石渡、长港、沙窝等10个乡镇;华容区辖华容、庙岭、段店、临江、蒲团等5个乡镇;梁子湖区辖太和、东沟、沼山、涂家垴等4个乡镇和梁子岛生态旅游区;葛店开发区辖葛店镇。
  鄂州市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
  鄂州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为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为梁子湖,海拔11.7米。
  鄂州市境内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中国著名的“百湖之市”和“鱼米之乡”。其梁子湖为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方圆300多平方公里。
  鄂州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其间两度为帝王都城。三国时期,东吴立国60年,鄂州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其先后达45年之久,与建邺(今南京市)并称“东都”和“西都”。两晋迄于宋辽,鄂州时为郡治,时为州府,始终是长江沿岸的政治和军事重镇。在历史上,鄂州是鄂东南的重要商埠,亦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鄂州旅游

 沼山森林公园位于鄂州市沼山镇东南角沼山之巅,铁(山)贺(胜桥)公路从山脚穿境而过。公园保护区森林总面积 1998 万平方米,为省级森林公园。     沼山森林公园内松竹苍翠,峰奇石异,沟壑纵横,主峰海拔 418.5 米。公园内四季景观新颖各异,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登高、冬季观雪的秀丽场所。     沼山森林公园,物产丰富,野生动物 50 多种,植物种类 120 多种,茶油为荆楚优质品,松菇、毛栗、弥猴桃为沼山野生“三宝”。     沼山森林公园是一座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主态型公园。翠竹山庄、鸡公石、关帝庙、烽火台、朱妃庵、龙凤寺、大寺庙、晒甲山、仙人谷、罗汉崖、笔架山、鄂王台、跑马场、校兵场、佛泽泉、神龟望月、张衡问天、牯牛饮泉、飞鹰掠湖、金鸡唱稻、鲶鱼上水、罗汉观脐、狮子开口、情人崖、茗香居、凌霄峰等景点,美不胜收。     1996 年,沼山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具备旅游、度假、休闲、会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朝游梁子湖,暮宿沼山林”,沼山森林公园已成为鄂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峰书屋,遐迩扬名,与两位曾在这里执教的老先生有关。一位是创办者,清未大学者朱衣柳老秀才。他是一位饱读经书,严谨治学的鸿儒。他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设馆授徒,先后教出的学生有百余人考中秀才和举人。

鄂州历史

新石器文化遗存、夏商周 (约前3000年------前221年)据考古发现,前3000年前后,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华容和尚山村落遗址具屈家岭文化特征。蒲团吴家大湾村落遗址具龙山文化特征。新庙罗家嘴、西山团鱼山、葛店坟山地、华容螺丝眼、庙岭大山、太和金盆垴、长岭鸡鸣祠等地亦发现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及文化遗存。
约前2550——前2070年,帝尧时为樊国。罗泌《路史·国名纪》载:“帝尧时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
前2070——前1600年,夏为古三苗之地。

鄂州市鄂州市

前1600——前1046年,殷商时为鄂国。《史记  殷本纪》载:“纣王封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沙窝陈林寨、燕矶侧船地、七窑山及太和梅家祠等地遗址出土商代青铜觚、爵和陶器,其中青铜器大都有氏族铭文及族徽。
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熊咢铸“夜雨楚公钟”(宋政和三年出土)。有汀祖官山、新庙楼塘、华容码头、沼山金老坟、葛店平顶山、段店城子山、涂镇金盆地、公友龟山等西周至东周遗址。
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始铸铜镜。子皙与鄂地越人泛舟于鄂渚,有越人歌谣流传。灵王时,子皙为楚之令尹。
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传为申包胥故里。
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为鄂邑。
前323年(楚怀王六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颁发“鄂君启金节”(安徽寿县出土),鄂邑水陆商队货运楚国各地。
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云:“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西山有屈原“望楚亭”。
前223年(楚负刍五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从汉水至鄂渚樊口,废负刍为庶人。楚亡。
秦汉三国(前221年——280年)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鄂县,属南郡。其领域西北界长江、东抵江西、南接湖南。
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荆王刘贾于沼山大战淮南王英布,战死,刘邦为其立荆王庙。
208年(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樊口。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魏、蜀、吴三国鼎立势成。
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
220年(魏黄初元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
221年(魏黄初二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分江夏立武昌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筑吴王城。次年铸数千铜釜。
224年(吴黄武三年),佛门名士支谦与印度僧人维祗难、竺律炎居武昌,共译《法句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江南始传佛教。
226年(吴黄武五年),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后出土有孙权之侄铭文弩机、侄孙“孙将军门楼”。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朱应著《扶南异物志》,康泰著《吴时外国传》。
229年(吴黄龙元年),四月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在南郊筑坛祭天。传有黄龙蟠于江心矶上积日方去,遂改元黄龙。由建业迁富户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万。于西山建避暑宫、读书堂。颁屯田令,鼓励垦荒。武昌为全国四大铸镜中心之一,有“铜镜之乡”美誉。九月迁都建业,陆逊辅太子孙登留守武昌,为吴陪都。
238年(吴赤乌元年),传武昌麒麟现。
265年(吴甘露元年),九月,末帝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不愿意离建业者编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童谣,樊口鳊鱼始名“武昌鱼”。次年十二月还都建业。
271年(吴建衡三年),吴监池司马孟宗卒。宗居武昌,事母至孝,民间流传“孟宗哭竹冬生笋”故事。
两晋南北朝(280——581年)
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武昌仍为郡治,属荆州。
291年(西晋元康元年),武昌郡属江州。
311年(西晋永嘉五年),陶侃任武昌太守,于城东辟“夷市”,开集贸;城西植“官柳”。西山东麓建陶侃读书堂,堂前有“陶公井”。后出土“侃”字印。
322年(东晋永昌元年),荆州刺史王敦镇守武昌,两年后杀郭璞于南冈,叛晋。温峤、庾亮讨伐王敦。东晋咸和元年,温峤守武昌。咸和三年,温峤、庾亮推陶侃为盟主,率武昌兵攻建康平苏峻、祖约叛军。
334年(东晋咸和九年),陶侃卒于樊口。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镇武昌。世称南楼为庾亮楼。
307——312年(东晋永嘉年间),葛洪驻足武昌,结庐炼丹,养生修道。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乡、洪道乡因其得名。有葛山石洞、洗药池、琴床石、葛店斗牛观、白鹿矶等遗迹。
381年(东晋太元六年),高僧慧远挂锡寒溪,于吴王避暑宫故基建寺,倡“净土宗”。清同治三年,湖广总督官文重修此寺,更名“古灵泉寺”。
420年(东晋元熙二年),车胤卒,葬燕矶车湖。胤幼贫勤学,囊萤照读,传千古佳话,后封临湘侯。植物学家、武昌人戴凯之著中国第一部《竹谱》。
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
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
546年(南朝梁大同十二年),邵陵王萧纶于樊山建无相寺。
551年(南朝梁大宝二年),湘东王萧绎派王僧辩、陈霸先率军平侯景之乱,大败侯景于芦洲。
557年(南朝陈永定元年),武昌郡仍属郢州,领武昌、鄂、西陵三县。
隋唐五代(581——960年)
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炼铜铸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
605年(隋大业元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
607年(隋大业三年),改鄂州为江夏郡,分武昌县西境置城塘县,同属江夏郡。
613年(隋大业九年),废城塘县仍并入武昌县。
755年(唐天宝14年),韩仲卿(韩愈之父) 任武昌县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李白作《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757年(唐至德二年),李白来武昌,任宋若思幕府参谋,登南楼作《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孟浩然、刘长卿、常建、岑参、钱起、卢纶游历武昌,留诗甚多。
763年(唐广德元年),元结辞官隐居武昌,自号“漫郎”,撰《退谷铭》、《抔湖铭》、《广宴亭记》等。
765年(唐永泰元年),名士裴鶠于小北门外江边建亭,书法家李阳冰以篆书题名“怡亭”并序,裴虬拟铭文,李莒以八分体书铭刻于崖,世称“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42年(唐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武昌作《南楼夜》、《悲吴王城》等诗。
900——960年(唐末至五代),武昌陶瓷工艺发达,今梁子岛有瓦窑澥遗址。
  宋    元(960——1368年)
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常泛舟南来,游憩于樊口、西山。写有《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樊山记》、《菩萨泉铭并序》等。苏辙有《陪子瞻游武昌西山》、《武昌九曲亭记》诗文。元佑元年,苏轼于汴京作《武昌西山诗》,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三十余名士唱和。西山寺“东坡饼”为江南名点。
1078——1085年(宋元丰年间),潘鲠居樊口开酒肆,史称“潘生酒”。诗人潘大临从苏黄游,有“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句传世。
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秋,黄庭坚重游西山,写有《松风阁》诗(原件为书法史珍品,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张耒、秦观、范成大、王十朋等游武昌,留有诗作。
1102——1106年(宋崇宁年间),奖劝农桑,武昌人口比唐时倍增。
1134年(宋绍兴四年),岳飞抗金有功,被封为武昌县开国子,次年晋封为武昌郡开国侯,有岳鄂王庙遗址。
1162年(宋绍兴三十二年),县令薛季宣建城台、弦歌堂,重修殊亭、寒溪堂,撰《松风阁记》、《武昌土俗编》。
1171年(宋乾道七年),陆游游武昌,作《武昌感事》、《泊三江口》诗。
1221年(宋嘉定十四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次年改名寿昌军,为江西路治所。
1239年(宋嘉熙三年),宋将孟珙屡败蒙军,后谕葬武昌金紫山。
1277年(宋景炎二年),寿昌军升为散府,仍领武昌县。
1301年(元大德五年),废散府,武昌县属武昌路。
鄂州市碧石镇

1345年(元至正五年),蒙古人铁山任武昌监邑,于江中龙蟠矶建寺,后名观音阁。
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陈友谅占领武昌,县治一度迁保安。
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丁鹤年避乱武昌,人称“丁孝子”,隐居南湖畔,留诗甚多。
明清(1368——1911年)  
1374年(明洪武七年),朱元璋游太和清峰寺,御书“清峰古刹”匾额。
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县谌谦建文星塔,次年在凤凰台建凤台书院。乾隆年间书院重修,更名“古凤鸣寺”。
1570年(明隆庆四年),知县李有朋建凤凰塔。
1571年(明隆庆五年),抗倭名将、武昌人熊桴卒。西山有“伏虎楼”遗址。
1573年(明万历元年),始建武昌石城。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武昌人孟登任云南知州,后归隐西山,建积烟楼、冷光亭,著有《吴游草》、《诗经匡说》、《史讽韵语》。
1634年(明崇祯七年),三月地震,绵亘地动二千余里。
1637年(明崇祯十年),马迹乡李华率农民起义。
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占武昌城。
1644年(清顺治元年),武昌人邬明昌辞钱塘令归隐峒山,峒山有“邬进士墓”。
1645年(清顺治二年),李自成与清军战于武昌。
1666年(清康熙五年),知县熊登重修文星塔、松风阁、庾亮楼;始纂修《武昌县志》。
1723年(清雍正元年),葛店白浒镇创办全县第一家铸造作坊。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长岭人张裕钊考授内阁中书,历任武昌勺庭、江宁凤池、保定莲池、襄阳鹿门等书院主讲。其书法衍为宗派,并传入日本。著有《濂亭文集》。
1852年(清咸丰二年),彭大士、柯一贵、王安德等聚众于灵溪、马迹山区反清,号称“三十六王”,与太平军相呼应。
1862年(清同治元年),葛店人范鸣和任内阁中书,曾为太子侍读,帝赐御书“门生天子”匾额。著有《澹灾蠡述》。
1870年(清同治九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重修西山九曲亭。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知县宗景藩捐俸银购回桑苗,倡导植桑养蚕织绸,人称“宗公桑”、“宗公绸”。
1878年(清光绪四年),兵部尚书彭玉麟考察樊湖,提出修堤建闸、江湖分治方案。西山有其梅花石刻。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武昌人黄大华著《东汉皇子王世系表》等十多种历史分类详表,被世界书局刊入《二十五史补编》。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废书院,办学堂,改寿昌书院为武昌高等小学。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武昌邮政局和金牛、葛店支局。太和人朱子春、朱梦春、朱茂春“同胞三进士”传为佳话。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意大利神甫来武昌,建城关天主堂。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兴办寒溪学堂,民国元年改名寒溪中学。泽林人程清泉创制轧花机和人力纺织机,在全国工业机械促进会上获银质奖。
1910年(清宣统二年),成立县商会。
中华民国(1911——1949年)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彭楚藩等三烈士英勇就义。吴兆麟被推举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后授陆军上将)。胡廷佐、胡廷翼、马荣、徐达明、程正瀛、周德胜、余品龙等八十余名鄂州籍志士参加进攻督署和阳夏之战,功勋卓著。
1913年(民国二年),武昌县改名寿昌县,属武汉黄德道。熊晋槐创办小轮公司,首辟汉口至葛店航线。
1914年(民国三年),寿昌县改名鄂城县,属鄂东道。
1919年(民国八年),王遇甲组建第一家官商企业鄂城铁矿有限公司。
1920年(民国九年)夏,段店人刘伯垂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回湖北创建中共武汉支部。
1922年(民国十一年)。吴兆麟督修樊口大堤和民信闸、民生闸。
1924年(民国十三年),设立烟酒事务局。如意斋石印馆开业。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中共鄂城县特别支部、国民党鄂城县党部分别成立。
1927年(民国十六年),城关集会庆祝北伐胜利。贺龙所率国民革命军移驻鄂城,并整编独立第十五师。县总工会、县农民协会、县妇女协会、共青团鄂城县委会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葛店人范鸿劼与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叶挺率第二十四师追剿叛军夏斗寅部师次鄂城。
1928年(民国十七年),葛店人张金保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开设鄂城电报支局。
1929年(民国十八年),张南生创办震寰电灯公司。
1930年(民国十九年),彭德怀率工农红军进入鄂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1年(民国二十年),8月长江水位26.1米,粑铺大堤溃口。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盛浩如组织农民运动被国民党杀害于长岭。陈扶生开办震亚机器米厂。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武汉至鄂城电话线架通,设立鄂城电话局、葛店电话所。武汉至鄂城公路建成通车。城关首映无声电影。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28日,日军飞机四次轰炸鄂城。国民政府军第五十五师率民众浴血奋战。 10月23日,鄂城沦陷。王水、况公仆、王苏等组建梁湖抗日游击队。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日军进犯梁子,造成高桥惨案。
1941年(民国三十年),中共鄂南中心县委遭日伪袭击,造成葛店夏家榜惨案。新四军鄂南独立第五团成立,抗日锄奸,开展游击战争。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新四军五师挺进鄂南,会战谈家桥。日伪军下乡扫荡,制造郭家垱惨案。中共建立以麻羊垴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挺进鄂南。张体学指挥月山战斗,歼灭顽匪马钦武部。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全城欢庆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三军渡江,鄂城解放。6月,鄂城县人民政府、中共鄂城县委员会成立。鄂城为大冶专区治所。
1950年,组建鄂南文工团、县文艺工作团。鄂城鑫亚京剧团成立。
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鄂城县属黄冈专区。
1953年,建国后首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48.7万。
1954年,武汉关水位29.23米,新港、三江口、雷山脚下三处分洪。杨先台抗洪牺牲被省政府追认为烈士。
1955年,李先念视察鄂城。
1956年,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县政协委员会会议召开。毛泽东写《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词句使武昌鱼蜚声中外。肖敬满创造水稻良种丰产经验。
1957年,鄂城钢铁厂兴建。
1958年,毛泽东途经临江视察棉花生产。武(昌)大(冶)铁路通车。武钢程潮铁矿兴建。
1959年,国家运动健将、临江人董良驹在莫斯科国际手枪射击比赛中破国家纪录。人工繁殖武昌鱼成功。
1960年,董必武视察杨家巷电灌站。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次年恢复鄂城县。
1965年,鄂城县划属咸宁地区。
1972年,鄂城银鱼、鳜鱼、鲫鱼、武昌鱼被省列为名贵鱼种。
1973年,樊口大闸建成。
1974年,兴建花马湖泵站。桥梁专家、段店人熊清章逝世。
1977年,兴建樊口电排站。磨刀矶节制闸建成。戏剧家、葛店人万籁天逝世。
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同时划属黄冈地区。全县遭受大冰雹和8级大风。雕刻艺人陈新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刻制巨幅屏风。哲学教授、段店人汪奠基逝世。
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下设鄂城、黄州两个直辖区和华容、长港、程潮、梁子湖四个派出区。
1984年,鄂州职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立。《鄂州报》创刊。市政府公布第一批91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民党陆军中将、太和人邓定远在台湾逝世。
1985年,鄂州市被批准为乙类对外开放城市。第一个鄂港合资企业鄂州制衣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左岭镇划属武汉市洪山区。
1987年,黄州区划归黄冈县,撤销四个派出区,设立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市辖区。中央军委授予鄂州籍赵怡忠烈士“战斗英雄”称号。西山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1988年,鄂州市被批准为全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
1989年,出土文物孙将军门楼、鎏金画文带神兽镜、柿蒂八凤镜等调中国历史博物馆供《中国通史陈列》用。
1990年,设立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鄂州市与日本三条市(SANJO  CITY  OF  JAPAN)、非洲科特迪瓦阿本古努市(ABENGOUROU  CITY  OF  COTED’ IVOIRE)、澳大利亚怀阿拉市(WHYALLA  CITY  OF  AUSTRALIA)先后结为友好城市。武术家、葛店人万籁声逝世。
1993年,省政府公布鄂州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鄂州电厂兴建。
1997年,多佳股份有限公司获准股票上市。国泰证券有限公司营业部开业。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樊口外江水位达27.26米。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开工。滨湖大厦落成,中共鄂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迁入办公。
1999年,杨叶派出所率先实行治安承诺制受公安部表彰。鄂州获“湖北省小康市”称号。
2000年,童话京剧《小凤》获国家“文华奖”。鄂州被命名为“湖北省书法艺术之乡”。 西山重建吴王避暑宫、议政殿、读书堂、武昌楼。全市总人口102万。
2001年,中日合建的张裕钊陵园竣工。梁子湖被列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兴建凤凰广场,重建凤凰台。
2005年,鄂州高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重点中学。
2007年,鄂州已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称号,正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全国文明城”。

鄂州地理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鄂州居中独厚,北距首都北京、东距上海、西距重庆、南距广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   全市总面积15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1万公顷。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其中,全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平均气温17℃,无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038至2083小时。    鄂州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素有“鄂东聚宝盆”的美称。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全省之首。

鄂州经济

 鄂州投资环境优越。198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鄂州为乙类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湖北省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批准鄂州为全省的“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鄂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是湖北省唯一的“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二十佳开发区之一,湖北省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花湖民营开发区已具有一定规模。近300多个中外合资项目已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建立了经济技术文化关系。
  1990年,省政府又把“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在鄂州市葛店镇。因此,鄂州实际上成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外开放几年来,鄂州紧紧抓住“两区”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扩大开放引进,先后同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建立子广泛的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联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玛瑞塔市和日本三条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大批外商和港澳台商纷纷来鄂州投资,“三资”企业逐年增加,外向型经济比重也日趋增大。
 
  鄂州矿藏资源丰富,发展冶金、机械、建材等产业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已探明的地质资料看,计有铁、铜、钴、金、银等金属矿数十种和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石等非金属矿30余种,其中尤以铁、铅矿藏储量大、品质好。早在3000多年前,鄂州先民就大规模地开发地下矿藏,并发展了冶炼事业,史称“冶石为器,千炉齐设”。三国时期,鄂州的金属采炼、瓷器制造、铜镜加工和造船业就相当发达,是长江中游著名的矿冶古城和手工业中心,又是“古铜镜之乡”。闻名于世的“铜绿山矿冶遗址”实际上就是鄂州先民的杰作。宋乾德5年(公元967年)割武昌三乡置大冶县,将今黄石、大冶一带都划了出去,矿产资源亦随之划去不少,但在这方面仍有优势。

鄂州文化

    鄂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如鄂州民间故事歌谣、鄂州牌子锣、樊口硪歌、葛店虾灯、塘角头“活马子”、鄂州玉连环、鄂州花样剪纸、泽林旱龙舟、嵩山百节龙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牌子锣、花样剪纸(雕花剪纸)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传屈原从楚国京城郢都被贬,流放途中乘船至鄂(今鄂州)。其间,他几次亲临泽林。屈原对生活在沼泽丛林之中的泽林人民的困苦十分同情。在探视中,他安慰贫苦百姓,鼓励他们抗天灾,并传授避瘟疫良方。泽林人民对这位于忧国忧民的忠直贤臣和爱国诗人深情敬意,每次见面都是难舍难分,遂与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屈原离开鄂州前,特到泽林与群众告别。乡亲们到村头河边抹泪相送。其后屈原在湖南汩罗马尼亚怀石投洒,以身报国,其噩耗传至泽林已是五月十五日。泽林群众悲痛不已,纷纷到与屈原分别的泽林咀河边,扎制茅船,意为漂流到汩罗江去救屈原,并向河里洒黄酒,抛饭菜,祈求鱼、虫别伤屈原身躯。
  千百年来,虽然时代变迁,泽林纪念屈原的日期定在农历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从未改变。随着生活的改善,泽林人不断增加新的纪念内容,直至发展到每年扎制旱龙舟替代茅船“祭游”以寄托哀思。“文革”之中,这一纪念形式停办。1993年,泽林这种以纪念屈原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民俗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肯定与支持,泽林人遂恢复和发展了游旱龙舟、唱会戏、赋诗作文、办书画展等多种纪念形式,一是怀念屈原,二是祈福。
  泽林人纪念屈原以“旱龙舟”为主要载体。时至今天,旱龙舟的主题思想,龙船、人物的巧妙选用和布局,以及精美逼真的形象制作,真可谓堪称一绝。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